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六卷 篳路血火築,國為萬民開 第331章 體制外的最後掙紮 (2)

關燈
於廣東腹地。現在看來,湖南民勇戰果雖然不彰,成效卻出乎意料,李肆親自跑出來了。自李肆作亂之日起,賊軍連戰連勝,只要當面敗了李肆,即便一時拿不住李肆,賊軍的軍心也將潰滅。賊匪不都是這樣麽?可以勝十次,卻不能敗一次,遠非可敗十次,卻只要勝一次就能砥定事態的朝廷可比。

“拉足八哥我的大炮,狠狠地打!”

胤禩笑著鼓勁,肚子裏卻酸水直噴。

雍王府,看著岳超龍私下傳來的急報,胤禛卻是緊皺眉頭,他想的不是李肆,而是李衛。到現在他才知道,李衛和胡期恒多半是被李肆抓了。先不說個人感觸,就說湖南之事,他覺得有些不妙。

“本是我們算計李肆,為何他搶先沖進郴州,還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就在郴州?誘我之意未免太明顯了吧……”

胤祥和戴錦等人都無言以對,他們也猜不透這一場大戰,為何會是這般開局。

第六卷 篳路血火築,國為萬民開 第334章 湖南大決戰:你爭朝夕,我爭分秒

“四阿哥,你多慮了。李肆之軍,遠在東西兩面千裏之外,當面楊琳和施世驃坐擁數倍之軍,即便不能勝,總也能壓得賊軍不敢動彈。就算他舍兩面不顧,倉促回師,怎麽也得十天半月。一旦動兵,還未到郴州,消息不止能送到湖南大將軍處,我等在北京都能收到急報。”

暢春園西花園,兵部尚書趙弘燦安撫著滿臉憂慮的胤禛,在他們前方,康熙正牽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孩,一邊走一邊評賞著春日風景。那小孩眉目伶俐,頗為乖巧,正是胤禛的兒子弘歷。

“李肆不過兩萬強軍,在郴州露面的賊軍也非他的精銳,連民勇都能與之對峙,若要說他是有心誘我,未見有如此愚蠢的誘敵之策,誘我之後呢?總得有大軍而上吧,可他若能憑空再變出一支大軍,早已攻下荊楚,直指江南了。”

“我瞧這李肆,是得了朝廷大軍即將自湖南而下的消息,不得已才進兵郴州,想要攪混這一潭水。可三面合擊之勢已成,現在他不過是垂死掙紮,離敗亡之境,只是早一步和晚一步之分。”

趙弘燦研究廣東之事很深,新任湖南提督何騰林也是他保舉的人,能掌握到前線情況。論據清晰,論證有力,前方的康熙都嗯了一聲。

這番話裏夾著太多跟胤禛相關的事,他張口想再提醒,卻發現自己說得越多,事情越覆雜。

趙弘燦對湖南民勇的評價自然來自何騰林,可胤禛卻從岳超龍那得知,在郴州的賊軍不比以往賊軍弱多少,照舊是以一打十。如今趙弘燦以“民勇都能相抗”來判定賊軍非精銳,自然是覺得民勇遠弱於官兵,這非實情!

可胤禛沒辦法辯駁,民勇終究是他支持年羹堯在湖南暗中鼓搗出來的,為了堵湖南出口,也為了給胤禎大軍打前站,康熙縱然心知肚明,也沒出聲。現在大將軍出京,大軍雲集,朝堂已經有人就此事上本,說州縣大聚民勇是毀治政根基,要求盡數納入朝廷管制體系。胤禛揣摩著,這是康熙開始收緊民勇政策,先找臣子放出來的風聲。

現在民勇能得了這番評價,事後年羹堯乃至岳超龍即便論不到功,也不至於因此事吃了掛落,他們背後的主子,也就是自己,自然也就能抹平了此事。

如果他申訴實情,說民勇比官兵還頂用,郴州賊軍也是精銳,這未免上不著天下不挨地。四五萬民勇,也不過擋住了四五千賊軍,這就是功勞,朝廷以後要怎麽給官兵敘功?朝廷的顏面又擺哪裏?

民勇事之外,趙弘燦說到李肆事先得知朝廷要自湖南進兵的定策,胤禛就暗自心慌,李肆是從何而知這朝堂密議的?答案很清楚,那就是失蹤了的李衛和胡期恒。這二人只是失蹤,無確切去向,小小道員,也不足以進康熙耳裏,但胤禛卻很清楚,這兩個人和噶爾弼、岳超龍,是他和胤禎在湖南布局的爪牙,李肆定是抓了他們,才搞清了朝廷定策。

胤禛和胤祥在府中商議良久,最終得出的定論是,李肆必有陰謀!只是現在看不太清,胤禎此番大軍南下,吉兇未蔔。

可現在湖南諸事首尾纏在胤禛身上,讓他只能淺淺提出警告,再啰唆下去,康熙又不知要如何揣測他的用心,胤禛心中很是苦悶,一個勁地慨嘆,為何自己不能全盤把控形勢……

“十四為人謹慎,真有不測,他還是能應付的。”

康熙也不是全有把握,但想到胤禎行事周密,身邊還有老將輔佐,十分算不到,眼下怎麽也算了九分,也就不再揪心去想那難以確定的一分疑惑了。

“皇爺爺莫擔心,即便那李肆逃得了這次,也逃不了一輩子,等孫兒長大了,再去拿他首級!”

小弘歷脆聲說著,倒是將康熙惹笑了。

“小子胡說什麽呢!?皇爺爺神武睿智,絕古爍今,那李賊怎還可能留給你去取首級!”

胤禛趕緊訓斥起自己兒子。

“呵呵……不妨事不妨事,朕不就是要給你們這些兒孫輩料理出一個無賊無匪,天下安寧的太平盛世麽?小弘歷啊,到你那一輩,這天下,就該是三千年未有的大治之世了。”

康熙對這孫子很是寵愛,慈祥的話語裏也充盈著無盡的信心。

“皇上此言差矣!”

胤禛跟著趙弘燦一起跪下了,皇帝表決心,臣子怎麽能不跟上呢?

“現在不就是大治之世嗎!?當年三藩如惡蛟,幾乎傾覆了天下,還不是被皇上信手匡扶了?區區李肆小賊,不過是蜉蝣之輩。臣敢言,不出三月,大將軍捷報即能飛傳而來。”

趙弘燦義正詞嚴地“糾正”著康熙的“語誤”。

“皇阿瑪聖心,兒臣等感銘伏瀝,唯有朝夕以爭,與臣子們一道,為皇阿瑪護這太平盛世!”

胤禛將心中那一絲憂懼死死壓下,肅容沈聲說著。

長沙,已被改作撫遠大將軍行轅的湖南巡撫衙門裏,一身戎裝的胤禎端坐堂上,臉上還帶著披星戴月而來的倦色,卻是目光似電,言語如鐵。

“現在是五月二十七,最遲六月中,各路大軍,連帶糧秣輜重,必須齊集長沙!爾等爭下朝夕,這一戰即可穩操勝券!”

大批文官正跪伏在地,這是陜甘湖廣連帶四川江西的各路官員,幾省臨時抽調知縣以上近百官員奔赴軍前,負責大軍接濟和軍需轉送事務。清廷對後勤歷來註重,此事過往也早有章程,按制行事即可。但胤禎為確保將李肆釘在郴州,時限要求格外嚴厲,不少官員的翎子都在發抖。他們已歸戰時體制,若是未能讓胤禎滿意,別說縣官,三品以下的文官,胤禎一聲“軍法從事”,就能砍了他們的腦袋。

胤禎一聲沈喝就像是皮鞭抽在馬屁股上的一聲脆響,六省動員,百萬人奔走,滿清的戰爭機器,嘎吱嘎吱運轉起來,將十萬大軍連帶各類軍需,源源不斷地送往湖南。

“好慢啊……”

郴州府城,李肆一邊翻閱著試卷一邊嘀咕著。他坐鎮郴州前線已經十來天了,當面清兵也越聚越多,加上岳超龍收攏的民勇,又恢覆到了三四萬之眾,可這都是湖南本地鎮協綠營,被胤禎打發來郴州當堵路石的。胤禎的十萬大軍還未成型,只有已經領了定西將軍銜的噶爾弼,帶著兩萬湖南標營前出到了衡州。

按軍情處獲知的消息,胤禎定下的最後聚兵期限是六月二十日。郴州之戰是五月初打響的,從早前清廷拜大將軍,開始著手西北戰事的準備算起,能在兩個多月內,從周邊六省調集十萬大軍到湖南,這般動員力,要早在半年前發揮出來,李肆也就沒有今天了。

嚴格說,胤禎大軍的匯聚速度已經非常快了,對比後來鴉片戰爭時期,清廷從陜甘和四川調兵到浙江,居然半年才到,完全就是兩個位面的事。

“鄭之本……怎麽有些熟悉……”

翻開一張試卷,入眼是肅正小楷,這個名字讓李肆皺眉,接著搖頭,這個時代能有什麽名人,估計又是自己“思維分區堆棧溢出”,產生“代入錯誤”。

英華新朝第一次科舉“勝利召開”,可惜他這個英華天王還人在戰場,所謂的“殿試”得緩期舉行。廣州鄉試的卷子,李肆要過目一下,看看有心投效英華新朝的士人,到底都是些什麽角色。

恢覆科舉是跟著“官府下鄉”的行動一同展開的,學正深入到縣以下籌建鄉鎮蒙學的時候,就開始推動這一項工作,得了學正職務的讀書人自己帶起一幫學生去縣裏參加考試,重建科舉的時候,也就將縣學恢覆成型。

李肆和英華上層都還沒精力來細致打理科舉制,所以還是全盤沿用之前的科舉套路,而五月開考的廣州鄉試就是英華第一場“春闈”。

原本英華上層,連帶李肆,都沒對科舉報什麽信心,畢竟大部分讀書人都還對這新朝冷眼旁觀。可沒想到,這場春闈卻招來數千讀書人,差點擠爆了廣州貢院,不得不臨時在黃埔書院設了新考場分流。

仔細分析這些讀書人的構成,一部分是原本英華治下的廣東士子,受李肆的一系列覆漢措施影響,外加新會對滿清正朔形象的沖擊,這些人漸漸變了心思,不少人都出來求職應試。另一部分人則來自江南,但這部分人還分兩類,張伯行在江南大肆打壓與廣東有牽連的工商,也牽連了眾多士子,不少跑到廣東,這是一類。另一類則是紹興師爺,這些人世代為幕,熟悉實務。現在英華新朝官吏一體,也給了這些人寬闊舞臺,所以也官心欲動,投身科舉。

第三部分人則是原本廣東的吏員階層,“正途出身”的觀念根深蒂固,科舉一開,他們都認為,未來新朝將會重用科舉出身之人,所以在工作之餘,也開始捧起書卷,力圖考一個出身。

“潮流初起,不進則退,如果落在這些人的後面,到時可是要被他們逼宮的,這天下,他們也有心來分杯羹了。”

再看看那個鄭之本的資料,自江南來,五十歲……讓李肆頓生感慨,自己掀起的逆天大勢,終究已經顯了力道,而湖南決戰,應該會把這大勢送上更高之處,眾人都在爭朝夕,自己可得爭分秒。

第六卷 篳路血火築,國為萬民開 第335章 湖南大決戰:等你等得我心慌

“雨帳二百頂,炮藥四百斤,生豆一千斤,米六十石,火繩二百斤……”

四川夔州,一長串江船靠上碼頭,兩個師爺模樣的人開始點檢船上貨物,數十類雜物混在一起,點得兩個師爺眼神渙散,頭頂冒煙。

還不止如此,兩人一邊點著,一邊抱怨不已。

“從我們建始縣直送荊州多好,現在還要走夔州一趟,多了一半路程,真是又費腳力又費時間。”

“臺站就是這麽定的,不統一調度怎麽行?這六省數百州縣,都自己送過去,大將軍帳下哪來那麽多人手點檢分驗?”

就在同時,湖北襄陽府城碼頭,數十江船擠在碼頭邊,船主們都滿臉怨憤地吵嚷不停。

“為什麽要定三分損耗!?已經多送來兩分都不夠!?”

“我這豆子就是沾了些霧氣,怎的就泡水了?”

“知縣大人的派單又沒說精米,怎麽送到了才說是要精米?”

碼頭上,襄陽知府,北路糧臺提調朝幾個師爺堅決地搖頭。

“這是軍務!不合單子……本府就是不能收!出了差錯,本府可是要賠腦袋的!同樣,你們也落不了好。與其在這裏吵,還不如趕緊回去補齊……”

提調一臉盡職公事的肅穆神色,心中卻道,這幫知縣也是些不曉事的,平日應付我這個知府老爺也就算了,現在我是糧臺提調誒!不給我送夠規禮,我又怎麽應付大將軍帳下管軍需錢糧那些餓狼的索取?你們不曉事,就別怪我不仁義!拒收你們的軍需,看你們醒不醒!至於為何拒收,找理由還不容易麽?到時大將軍的刀子砍上脖子,可不要怪我不給機會。

江西瑞州府,一股千人左右的綠營兵馬進了府城外的軍營,為首的游擊找上了臺站經辦,再被經辦引給糧臺提調,就跟做生意一般,手指比劃著,一筆生意就做成了。不多時,這股營兵的騾馬全被牽了出去,游擊、經辦和提調手裏多出了沈甸甸白花花的銀子,而一份“騾馬倒斃呈文”上,游擊、經辦的簽名畫押赫然醒目。

長沙府,撫遠大將軍行轅,胤禎恭敬地朝陳萬策行禮。

“此番四方臺站的布置,大軍行如電,輜重糧秣也源源不斷而來,都有勞先生的籌算了。”

“大將軍過譽了,還是大將軍謀劃周密,也敢為天下先,竟讓在下區區算手來襄讚軍務。”

書案上堆滿了糧臺報單,還有十多個算手模樣的人正劈劈啪啪打著算盤,陳萬策也滿額頭是汗,半是自得半是謙恭地回禮。他師從歷算大師梅文鼎,也沒想到過今日會以算學輔佐大軍統帥,但筆墨籌算之間,就將十萬大軍和相關軍需調度得妥帖,自覺是平生難得之功業。

胤禎微微一笑,請動陳萬策以道員銜領糧臺總提調,分沾軍功,不僅送了李光地和陳萬策老大一個人情,也確實對這一戰有絕大助益。

得知自己要領軍之後,胤禎就沈下了心思,要將軍務摸個剔透。康熙也提點過他,身為統帥,最要緊的莫過於三點:定策、用人和保糧草。而湖南之戰,自己能下功夫的地方,就是後兩樁。用上陳萬策,正應了這兩事。

他仔細看過禁中關於康熙用兵西北和三藩之事的紀略,不僅糧秣之事重要,大軍調動更是要緊,越早集中兵力,他的勝算就越大。和他四哥胤禛一樣,他也總覺當面李肆的動向很是古怪,抱著一分提防之心,越早聚齊大軍,形勢就越明朗。

為此他潛心研究,在糧臺兵站設置上下了很大功夫,將昔日一路糧臺分為四路,分別設在西安、夔州、襄陽和瑞州,以此匯聚四方六省兵馬糧秣,同時請來陳萬策居中提調,由此聚兵神速,糧道通暢,大軍未成,已顯出幾分全新氣象,讓眾多老將都衷心佩服。

“不過是拾皇阿瑪當日進兵西北、鏖戰湘湖之牙慧,也算不得什麽創舉……”

胤禎也自矜地謙虛道。

“朝廷天兵飛至,再有大將軍這細密籌算,那李賊絕無半分勝機!”

陳萬策就覺眼前的形勢,有如手中的算籌,再清晰分明不過。

郴州府城,知府衙門正堂外,數百人正聆聽著彭先仲的訓示,看衣著打扮,都像是工商東主。這裏雖然已是戰場,前方有數萬清兵,但英華天王親身在此,更兼有豐厚訂單引著,讓這些業主們也不顧安危,親上前線,為前程而拼搏。

“入湖南的路線,遞送業的東主們都已經看過試走過,心中該已有數。而各位供應軍需的業主們也都收到了具體清單和發運排程。這是我們英華朝廷跟諸位的公平生意,只要保質保時,款項絕無拖欠。諸位信不過我彭先仲,總該能信得天王,信得三江票行吧……”

這話引得眾人一陣哄笑,的確,現在三江票行的信譽甚至還要強過李天王,就連滿清官員的存單都沒賴皮,即便是死了,只要有可信後人取銀,照樣給付。

“但請諸位記住一點……”

彭先仲拍拍書案上一只馬鐘。

“時間,要的不僅是朝夕,甚至是分秒,要確保時間精確無誤!”

隨著彭先仲話音落下,英華新朝的工商也被動員起來,一只無形龐然巨物被鞭策上了戰爭軌道,推著初見雛形的戰爭機器,轟隆轟隆運轉起來。

青浦碼頭,巨大的貨倉群裏,一片區域被隔離出來,標註上了醒目的“軍事禁區”標志,源源不斷的軍需物品在這裏匯聚起來。有佛山剛剛出廠的永歷式步槍、八斤炮、十二斤炮和飛天炮。木箱包裝的子彈、炮彈堆積如山。帳篷、雨披、制服、軍靴等等裝具在早有大宗貨物管理經驗的庫管調劑下,分門別類地排列整齊,每一大件物資上的標簽都有相關環節的計劃遞送時間、實際遞送時間,各分站點的負責人簽名。

碼頭軍需區的負責人按照時間排程,將一張張運單派發出去,碼頭上的裝卸工推動著龍門吊,快捷地將一箱箱貨物裝上各家船行的貨船。數百裏外,韶州府太平關碼頭,也早早清理出了大片貨場,火藥等危險物品被隔在單獨區域內,寬敞的貨場正被一堆堆物資漸漸填充。

“胤禎用了陳萬策為糧臺總提調,設了四方糧臺,大軍和物資轉運能力比康熙出征漠北時提升了一個等級,此人務實謹慎,算是個勁敵……”

李肆等胤禎的大軍等得發慌,再三再四檢查軍隊的狀況,在後勤會議上,他強調了當面敵人的後勤能力,卻引得部下們都是不屑地一曬。還沒跟那家夥手下的大軍接火,打仗如何,大家不敢評斷,可說到後勤,嘿嘿……

謝定北更是歪著鼻子,滿心鄙夷,心說那胤禎要來經歷一番他們英華軍的後勤,還不知道要掉幾個下巴。

龍驤軍已經到了郴州前線,過韶州的時候就全員換了裝,現在郴州前線聚起了一萬兩千英華軍官兵,後勤給養就跟當初在新兵訓練營裏一般通暢。甚至每天還有各式水果吃,看包裝箱的標簽,竟然是三天內從廣州送到郴州的。

謝定北自己跟著英華軍的幾百輕傷員,已經在韶州養好了傷,現在又重新歸隊了,對面胤禎的大軍都還沒個影。

來回韶州這麽一趟,見到的景象讓謝定北和眾將士頭皮發麻,那一路的江船,幾乎快從韶州一直排到了宜章,百裏水道一路通暢,絕無阻滯,由韶州往南看,這船列竟是看不到底,似乎還一直連到廣州。江上每段都有專人調度,還不是官府中人,而是各家船行自己派出的“行船提調”。

他們這些重返前線的傷兵,有專船運送,到宜章後又有馬車直奔,從韶州到郴州,只花了一半天的時間,這還不是特意加急。這般速度,讓他們這些中層將官都想到了李肆穩坐郴州,等候胤禎大軍壓下的真正意圖。

其實就韶州所見,這意圖也已經顯露出來,只是大家還沒想通另一個環節而已,這個環節的秘密,就只有高層清楚,他們也不敢開口細問。可所有人都心中篤定,這一戰,必勝無疑。

“當然,跟我們英華軍的後勤比,韃子不過是小兒學步。”

李肆捧了一把胤禎,接著又把他踩到土裏。

先不說人少,裝備簡練統一,後勤壓力本就少很多。就說內外兩面,英華軍的後勤都領先於滿清體制一個時代。

在內,滿清只是靠地方糧臺為核心的臺站體系來粗略保障後勤,只能大致控制結果,其間過程無法掌控,效率低下,資源損耗嚴重。而掌握後勤的只是小小的幕僚團隊,跟從屬於地方行政體制的糧臺之間,交接很不順暢。

英華軍的後勤有單獨部門進行整體監管,而且已經制度化,只要李肆定下作戰計劃,後勤需要做哪些事,就有專門的軍務經辦層層分解,編制清單和排程。這些也非李肆生造,從最早青田公司的若幹作坊,到後來的佛山鋼鐵、東莞機械等產業,他們的原料供應體系就含著同樣的運轉原理,將之改造移植過來就可。

在外,滿清是靠商人協運和糧臺兵站征發,官商協作完成後勤,這已經比古時領先很多。可因為必須借助地方行政體系來監管和分派,環節多,牽扯多。而英華軍後勤,不管是物料還是遞送,都是商業化運作,分包給相應的民間力量,由軍中後勤部門監管。境內沒有關卡,也不涉及地方,整套流程簡潔順暢,實際開銷也要低很多。

英華軍的後勤體系剛剛成型,還未經重大戰事檢驗,現在戰場聚焦郴州,李肆將這套後勤體系推動,有點牛刀殺雞的感覺,畢竟從廣州到郴州這點距離,後勤只是簡單熱身而已。

“實在無聊啊……那大家就去踢足球吧。”

李肆終於忍不住了,召來一支工程隊,兩天裏就搞定一個有簡陋看臺的足球場,就在郴州城北城墻下,招呼著部下踢起了足球,還自當守門員,為新手們展示了飛身撲球的“絕技”。

“敵軍困守危城,已是軍心潰散,不得不蹴鞠行樂,提振士氣。”

用大片壕溝護住城北大營的何騰林向長沙如此報告道。

“我說那家夥就不能快點麽?再等下去我又要‘發明’橄欖球什麽的了。”

六月中,軍情處探知胤禎大軍的兵力軍需匯聚不盡理想,胤禎氣得殺了不少人,出兵日程可能會推遲,李肆也是氣得七竅生煙,雜念四起。

第六卷 篳路血火築,國為萬民開 第336章 湖南大決戰:圍觀渦流

“這要等到什麽時候!?”

廣州黃埔港北面,腳手架圍住了一座建築,隱隱能見又陡又尖的式樣。一群發色各異,服飾奇特的人在遠處一邊打量一邊交談,來往行人都好奇地盯了一眼,是洋人呢,可沒人停下圍觀,如今這廣州,洋人來往得多了,聽說還允許洋人在黃埔港北面置業,到時說不定滿大街都是洋人。

“特使閣下,我們正在日夜趕工,保證在半年內完工!”

工頭恭謹地答道,以為那消瘦法國人是在問自己。

“我主榮光普耀塵世,無論是在何處。可跟這座教堂的工期比起來,我更關心中國皇帝和廣東國王的戰爭,要等到什麽時候才有結果?這關系到教宗霓下托付給我的神聖使命!波普爾船長,您現在已經有了確切的評估了嗎?”

教宗特使查理斯·米拉德·德·多羅情緒很焦躁,他來中國十年了,肩負著教宗克萊門特十一世的諭令,協調耶穌會、多明我會和方濟各會在中國傳教政策上的爭執,具體任務是禁絕中國教民祭天祭祖祭孔,為此在北京與康熙爆發了爭執,隨後被驅逐到澳門,由澳門總督關押在方濟各會一家修道院裏。

原本他已是病臥在床,奄奄一息,卻沒想到,兩三年前,廣東形勢大變,以前那個中國皇帝在廣東的管治,漸漸被本地一位商人出身的將軍接下。去年更是立了新國,割據廣東。這下再沒人管多羅,澳門總督也覺看不清形勢,撤銷了軟禁令。被這新形勢鼓舞,覺得自己還能有所作為,多羅養了一陣子病後,就來到廣州觀察形勢。

可多羅一直不敢主動跟這個新立的王國打交道,即便從去年開始,這個叫“英”的王國打得“清”帝國連連退步,他也不敢貿然下註。若是清帝國勝了,本就對他心懷偏見的皇帝再以勾結叛匪的名義問罪,說不定會牽連到所有傳教士。

現在清國皇帝和英國國王在湖南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決戰,多羅只覺等待已經到了最後一刻,但戰局久久沒能明朗,讓他開始憂慮自己的病軀是不是能支撐得住。

“特使閣下,吾主榮光不該受俗世左右,您不就是秉承著這樣的意志才來到中國的嗎?皇帝和國王的戰爭不應該影響到我們傳播福音的決心……”

一個神父打扮的年輕人在一旁插嘴,衣袖上金銀日芒中間“SJ”的拉丁文徽記很醒目,這是耶穌會的標記。

多羅氣得咳嗽不已,你們耶穌會都是這德行,靠著取媚當地人傳教,不僅沒原則,還沒大局觀。誰勢大就跟誰合作,怪不得當地官府會允許這個叫郎世寧的神父在黃埔修教堂。

“神父說得沒錯,特使閣下的憂心也有道理,湖南戰局究竟如何,對我們這些人影響很大。是的,我們……不管是耶穌會、方濟格會、多明我會,不管是公教還是新教,不管是葡萄牙人、荷蘭人、法國人、意大利人還是不列顛人,所有在廣東的歐洲人,都在緊張地註視著湖南,這一戰會決定我們在中國的命運。”

另一個人帶著深深的憂慮說著,此人皮膚黝黑,粗看像是中國人,細看卻眉目深邃,竟是一個混血兒。

“歐禮旺,如我只擔心我們不列顛人在中國的前景一般,你就誠實地說你只關心廣東國王會如何處置澳門吧。”

波普爾船長終於開口了,這個歐禮旺是澳門總督馬玉的特使,廣東這“英國”建立之後,澳門人就一直想著能在地位問題上有所突破,可王國官員卻嚴格按照舊例處置,讓他們很不滿意。歐禮旺想面見國王,為澳門爭取到新的地位,卻因為國王出征在外,一直未能如願。

波普爾船長現在是聯合王國東印度公司派駐廣東,觀察形勢的特別代表,能跟羅馬教廷的特使多羅,耶穌會神父郎世寧湊在一起,也是歐禮旺撮合起來的。歐禮旺的意圖很明確,大家要以一個面目出現,這樣聲音才最大,才能爭到最大利益。

但波普爾船長卻很有本錢,東印度公司就在他背後,相比之下,澳門背後的葡萄牙,多羅和郎世寧背後的羅馬教廷,不僅太遠,也沒什麽實質力量。所以他說話沒什麽顧忌,也預先點明立場。

“就我豐富的軍事經驗來看……”

波普爾船長從去年廣東變亂起,就一直呆在澳門和廣州,甚至還親眼目睹了廣州之夜的變亂,對這新立王國了解很多。多羅郎世寧和歐禮旺等人找到他,也是真心想聽到他對湖南戰局的研判。

“那位國王的軍隊很強,雖然不如我們不列顛的陸軍,也能算得上是精銳。可國王的軍隊人數太少,皇帝卻有無窮無盡的士兵,到底結果如何,只有神知道。”

這話毫無誠意,眾人都是一曬。

波普爾船長當然沒義務給眾人當形勢顧問,隨口敷衍了一句,出於好心,他補充道:“相比之下,國王比皇帝更開明,就我們東印度公司的立場而言,當然希望國王得勝。但是這位國王的權力欲望也更旺盛,他絕不容許有太多事情不在他的掌控之中,所以……對兩位尊敬的神父,還有澳門來說,國王要贏了這場決戰,可不一定是好事。”

一邊語帶挑撥加埋坑地說著,波普爾還一邊在想自己的老實人號跟那艘泥鰍船的恩怨歷史,同時也在回味著一番改變。東印度公司以往在中國做生意,面對的是海關和行商,可在廣東已經變成了海關和南洋公司。海關不像以前那般,要層層盤剝他們,就按船收總價稅銀,而一切貿易事務也由南洋公司包攬,甚至以前只能在行商洋館居住的限制也取消了,還可以在黃埔買房子,只做生意的話,這裏幾乎就是天堂。

這位國王能站穩腳跟的話,東印度公司的中國業務必將迅猛增長,這是波普爾幾個月觀察後得來的清晰判斷,為此他甚至寫信要求公司授予他與國王接洽,商談以軍火物資支援國王的事務,卻被公司以可能影響整個中國貿易前景的理由拒絕,氣得他大罵公司官員鼠目寸光。

後來波普爾註意到廣東槍炮軍工產業興起,再想到幾乎是以每月一艘的速度蹦出來的新式戰船,波普爾心中又隱隱有了擔憂。跟這個新王國的相處,前景似乎摻入了一絲難以確定的陰影。

“一定要讓公司與這個王國保持良好的關系。”

南洋終究不是公司的重點,即便這個王國要染指南洋,那也是荷蘭人頭疼的事,波普爾這絲憂慮又轉為幸災樂禍,開始規劃自己今後的使命,但是……

“但是這必須得等到戰局明朗之後。”

波普爾只是個船長,不是執掌過整場戰爭的將軍,對南北兩面的軍事狀況了解也還有限,難以作出什麽判斷。

他在沈思,多羅郎世寧和歐禮旺也在沈思,可想來想去,終究難有結果,他們只能做一件事:等待。

廣州黃埔學院,一對父子也在討論著湖南的戰事。

“父親,這偽國絕難與朝廷抗衡,為何你一意孤行,非要考這偽國的科舉!?”

“什麽偽!只要保我華夏衣冠,那就不是偽!至於這新朝抑儒興楊朱,光罵有什麽用?正是要匡扶道統,才要入這科舉。一旦我等士子滿布新朝上下,跟那般貪吝工商爭回道統,即便這新朝非正朔,也由得我們的手,我們的心,立起了正朔。這般功業,可是能留名千秋的!”

“可父親就沒想過,正是你們紛紛入科舉,振作了那李肆的心氣,讓他自以為正朔在手,要掀得天下血雨腥風,這般罪孽,可也是要留名千秋的!”

“糊塗!為父可不曾教過你這般無骨無心的道理,滿清的道統,被夷狄的辮子汙了,怎麽也難算是正朔。如今有我華夏之民憤然而起,即便方向有些偏,我們儒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